银行“管钱”更灵活 百姓投资更多样——央行推出大额存单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2日宣布推出大额存单产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社等将获准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利率,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专家表示,此举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仅剩放开存款利率最后一关。大额存单的推出将使银行流动性管理更灵活,给个人和机构增加又一稳健投资渠道。 “这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针对个人和企业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推进存款替代产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已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同业存单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推出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与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相比,大额存单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转让和质押。按照此次推出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大额存单可以转让、提前支取和赎回以及办理质押。特别是央行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作为大额存单业务提供第三方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平台,进一步丰富大额存单发行交易渠道。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表示,大额存单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品种,并且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存款品种,大额存单可以转让和赎回,将有效提升存款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大额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进行负债管理的工具,其推出意味着银行存款自主定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管理流动性也更灵活。 |